除了人类,自然界中还拥有多种多样的生物,大家平时要多了解这些生物,这对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很有帮助,为此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【印度蟒(图)】百科知识点,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百科知识点。
印度蟒(Python molurus molurus),印度蟒,又叫黑尾蟒。属蟒科,蟒亚科。全世界属于蟒亚科的蟒蛇大约有20—25种。它们分布在从非洲西部到我国,以及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地区。在生理解剖学上有两个特征,一在于它的头骨结构,二在于有一对后肢退化的残迹,形状像鸟距,坚硬而能活动。美洲中部的侏蟒亦属这一亚科。
头和颈的区分明显,头背除有对称的大片鳞外,复盖的其他鳞片形小而多。头小而狭长,头顶略微平凹,头部的鳞片小而多,吻部扁平而圆钝,吻鳞1片,呈半月形,下唇鳞19—20片,上唇鳞10—12片,前2片上唇鳞和吻鳞具唇窝,对温度特别敏感,能感知周围环境大于0.026℃的温差,与蛇的颊窝的作用相似。
成年的印度蟒平均能长达4米,体重约为70至129磅或以上,其围量更冠绝其它一般的蛇类。体型最长印度蟒的纪录是5.85米长(纪录者为西孟加拉邦的Cooch-Behar)。
印度蟒的鳞片平滑具光泽,头部较为扁平,鼻端阔大并且向上方翘起。眼睛细小,拥有直线式的瞳孔,虹膜有明显的金色斑点。其身体上有已经退化的残肢,在肛门附近有相关痕迹,成短刺状。
印度蟒的颜色偏向以白色或黄色为基调,配以大型点状斑纹,体纹颜色以暗棕至泥黄色为主,体色及纹理根据各处分布地的不同而有着差异。
分布于西高止山脉及阿萨姆邦山林地带的印度蟒体色较深沉;而来自德干高原的印度蟒则明显较为浅色。
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了【印度蟒(图)】百科知识点,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大自然的生物,更多的动物百科知识请查阅学大教育网。